致力於學校行政工作的領導者,一定常常遇到需要做抉擇的時刻,而每位領導者也必定希望能做出有效的抉擇,而成功與否之關鍵,就在於是否能使用精確的資訊,本篇文章旨在探討資訊的運用是否能促進教育的改善,以及要如何讓資料的使用變得更有效。
首先,本文對資訊的運用是否能促進教育的改善,是採取肯定的態度,然而,接下來就要探討是由誰來蒐集資料,又該蒐集什麼資料。文中探討了老師作為一個行動研究者的可能性,以及由老師以微觀或個案研究之方式,去研究最適合自己班級學生的教學方式,以往我們常常會討論教育理論與實務之間總會有落差出現,教育理論不是對每位學生都可適用,或許透過行動研究的方式,會讓教師找到最適合於個別情況之教育方式。
最後,探討該如何使用資料,文中提到這些調查後所得之資料,可作為判斷成就表現之規準,並決定是否對未達成目標者施予懲罰;或者是用於診斷問題並找出更有效能之解決方法。前者屬總結性評量,而後者則為形成性的評量,就領導者而言,現今單以總結性評量來執行評鑑或許是不足夠的,要更進一步以形成性評量幫助成員解決問題,或許更能促成學校的進步發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